2023广汽科技日:飞行汽车,氢混发动机,魔方场景共创平台

2023-06-29 08:57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10397   

自从确定未来将走向大出行时代后,“立体”和“多元”成为热频词。“立体”出行服务包括汽车、飞行汽车等交通工具;“多元”则涵盖燃油、纯电、氢能等技术路线。但是,将“立体”和“多元”结合在一起的车企并不多,因为难度高、投入大。

然而,广汽集团却有这想法。在6月26日2023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就表示,“立体多元出行服务体系是我们‘移动科技服务创造者’愿景的践行和探索。”

发布会上,广汽集团带来了飞行汽车、氢混发动机,以及助其实现愿景的N合一集成电驱技术、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

从汽车上起飞的飞行汽车

整场发布会的高潮出现在飞行汽车—GOVE全球首飞时。不同于小鹏的旅航者X2,广汽集团的GOVE是一台分离式飞行汽车,即可以将汽车、飞机两个模块功能最大化的分离式机体构型。

根据广汽集团的场景设计,汽车相当于是一个共享底盘,并通过搭载广汽ADiGO PILOT自驾系统,让底盘成为全自动的移动起降站点。该车可自动驾驶回到充电站充电,也可随时为GOVE提供补能服务。

回到飞行汽车GOVE本身,制造成本、飞行高度、飞行时间、承载人数、安全性是大家关注的核心话题。这与飞行汽车的重量、体积、电池续航、电池管理等有关。和电动汽车相比,飞行汽车对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持续放电能力需求)、高安全性(动力电池热失控)、高循环寿命的要求或需求更高。

为保证飞行汽车的轻盈,GOVE机体90%都采用轻量化复合材料,机身复材重量仅95kg。现阶段,GOVE的飞行高度可达到125米,承重总体是500kg,可承载1人。至于飞行时间,GOVE一次性补电后可飞行25分钟,最大续航200公里,主要适用于100-200公里交通补充。至于小鹏旅航者X2,续航时间是35分钟,时速130公里。

广汽集团将安全性贯彻至研发量产到飞行落地的全过程,采用航空航天领域广泛应用的MBSE系统工程理念;构建基于模型系统工程的飞行汽车研发体系;采用多冗余设计的动力系统;联合各航空航天领域科研院所共建飞行技术合作生态圈等。

目前,GOVE还没有进入商业化阶段。而且由于整个行业供应链尚处于起步阶段,加上产销规模极小,所以飞行汽车的制造成本偏高。据广汽集团透露,如果生产1000台飞行汽车,每台的成本大约在200万元。

虽然短时间内飞行汽车普及较难,并面临适航认证、航线指定等问题,但是广汽集团极为看好飞行汽车市场。此前,广汽研究院联合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于大湾区交通大数据和细分市场人群的大规模调研进行建模,分析了飞行汽车战略细分定位,以及潜在用户人流及理想市场容量。

实际上,城市空中出行正在成为全球趋势。根据摩根士丹利报告,预期2035年城市空中出行将达1.05万亿美元以上的市场规模。目前全球已有超过600家企业参与研发,包括广汽集团、吉利汽车、小鹏汽车在内的多家中国企业。

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透露,GOVE将与如祺出行、Robotaxi等构建起广汽未来的立体出行解决方案。未来,广汽集团还将推出续航更长、载人数更多的复合翼机型。

国内第一款氢混发动机整车

地面交通领域,广汽集团推行多元技术路线,涵盖REEV、PHEV、HEV以及XEV路线。在广汽科技日上,广汽集团带来最新技术研发成果,国内第一台搭载氢混发动机的整车——传祺E9氢混版。

传祺E9氢混版搭载了广汽自研的2.0L氢发动机,匹配GMC 2.0机电耦合系统。据广汽研究院院长助理祁宏钟介绍,在保留传祺E9多模驱动混动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氢燃料开发专用燃烧系统,实测百公里氢耗低于1.4kg,整车续航近600公里。

除了氢发动机外,广汽集团还亮相了全球首款乘用车氨发动机。一直以来,液态氨由于难以快速燃烧,导致在乘用车市场商业化遇阻。广汽集团通过控制液态氨燃料供给相变过程,并利用超高能点火技术,研发出2.0L氨发动机。该发动机功率达120kW,减碳率达90%。

在业内人士看来,氢或氨发动机将是内燃机技术转型升级的方向。当前,在碳达峰、碳中和双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我国内燃机产业正在向低碳化甚至零碳化转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家都在寻找可替代化石能源的清洁能源,作为无污染且相对安全的氢或氨映入眼帘。

相较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复杂性和高成本,氢发动机更适合推广。

广汽研究院对比了氢发动机和氢燃料电池的关键数据,虽然后者燃料实际利用效率可达60%-65%,可达到零排放,但存在产业链不够完善、使用成本高、不稳定等问题。更为关键的是,整机成本超过10万元+。

再看氢发动机技术,燃料利用效率预计可达44%,并仍有成长空间。而且发动机产业链成熟完善,具备使用成本低,可靠耐久、适用性强的优势。另外,残留的污染排放物后期也可处理。最为关键的是,整机成本仅在7000元-9000元之间,不到氢燃料电池的十分之一,甚至比部分燃油发动机的成本还低。

广汽集团认为,内燃机技术以其低成本优势,仍将长期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也曾预言,燃油车不会消失,内燃机也不会消失。不过,此内燃机的“芯子”已变,将不再是化石能源,而是转换为以氢氨为主的清洁能源。

但是,短时间内氢氨发动机也面临普及难的问题。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氢或氨发动机都是未来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方向,普及和推广难度不在技术突破,而在于能源生态的普及速度。他认为,如果加氢或加氨等基础设施能快速落地,将推动相关产品的应用普及速度。

可组成2000多个模块的共创平台

在软件领域,广汽集团的最新成果是ADiGO MAGIC——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将随首款搭载星灵架构的埃安Hyper GT量产。

通过SOA面向服务架构,广汽集团可将整车2000多个功能全部服务化。广汽研究院副院长梁伟强介绍道,“让功能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在图形化界面中任意编排组合,创造无限多个个性化场景,并自动生成软件代码。”

广汽集团表示,广汽魔方极大降低了软件开发门槛、缩短了开发周期。

针对内部端,设计师可调用车端能力,在图形化界面中进行产品创作,时间可从原来的数个月缩短成几分钟。该共创平台部分功能还将对外部开放共享,外部开发者可在云端虚拟环境中进行轻量化开发。用户也可通过手机App或者车内的智能座舱进入该平台。

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表示,这是软件层面开发理念的变革,将功能原子化,实现软件和硬件的分离。如果系统功能原子化越来越多,后续的移植速度也将变快。

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让汽车实现了千车千面,并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使得汽车就像一个玩具一样,让用户感受到汽车的趣味性。进入该平台后,用户只需要输入需求的功能应用命令,就能实现个性化场景设置。

但是,设想和落地有时候不是一回事。上述分析师认为,广汽集团要实现整个共创平台的构想,对其芯片选型、软件测试以及相关信息安全开发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一句话,该平台的落地效果取决于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

“感觉不错”,有业内人士表示,广汽魔方场景共创平台可以说是一种开发模式的变革。他指出,不仅是广汽集团,其他汽车企业也在做相关研发,但是具体的效果需要时间去验证。

要知道,目前许多汽车的智能座舱体验度,因为各车企软件整合开发能力参差不齐存在不小的差距。

除此外,广汽埃安还发布了基于夸克电驱技术群打造的新技术产品——N合一集成电驱技术。

该技术实现了电驱、电源、热管理等领域的深度集成,可将重量降低20%,铜用量降低5%,重稀土用量降低60%。同时构建了全新的多域控算力架构,使得硬件器件使用数量减少20%,线束及接插件减少80%。并让动态加热功率达到3.5kW,提升了动力电池在低温下的性能。

整体来看,本次科技日,广汽集团发布的技术和产品更具前瞻性,涵盖动力技术创新、智能场景创新以及飞行汽车。

但不可否认的是,广汽集团的发展变化只是整个汽车行业的一个缩影。目前,汽车产业正在与能源、人工智能、大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随着汽车产业的边界无限拓宽,汽车行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地面交通,还在延伸至空中甚至是宇宙。

“围绕场景化进行的生态创新将是汽车下一阶段重要的竞争力”,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如是判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