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作为软实力重要象征的品牌,也跟上了发展的步伐。从改革开放到进入新时代,许多产业先后经历了从贴牌加工、来料加工到自主品牌、自主研发的演进过程,中国品牌也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型发展。
一大批中国品牌在这其中不断淬炼,从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脱颖而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筑工程、金融、互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涌现众多全球知名品牌,赢得了世界的认可。
近日,人民网出品中国品牌图谱,回顾中国品牌“出海”近五年来所走过的历程,以天眼查大数据呈现亮眼成绩,探讨未来中国品牌建设如何迈向更高质量发展之路。
成绩斐然,中国品牌“出海”兼具速度与含金量
纵观全球,大国崛起,无一不伴随着品牌的崛起。衡量一个国家品牌竞争力的强弱,就看其有多少世界级的品牌,一个国家品牌价值越高,其对全球产业链的主导力就越强。
我国早年间出口,走的大多是低价路线,品牌力的缺失,使得我国产品虽然可以占领国际消费者的生活,却没有占领他们的心智,这导致我国产品出口经常容易受到竞争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世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企业终于从“产品出海”转向“品牌出海”,乘着全球化、数智化的东风,出海品牌跑出了加速度。
据天眼查数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出海的项目品牌数量2018年为230项,2019年313项,2020年375项,2021年388项,2022年408项。
不但数量逐年增长,中国品牌的“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从2019年起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名单中,我国共有84个品牌入围,品牌价值共计1.6万亿美元。近5年中国品牌搜索热度占比从45%提升至75%,是海外品牌的3倍。
千帆竞发,品牌“出海”正迈入多元化格局
汽车、智能手机等高新技术产业“出海”势头尤为强劲,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达到31万辆,2022年增至67.9万辆,今年仅4个月就完成了去年一半的出口量,其中4月份出口约10万辆,增长了840%。成绩背后是我国汽车制造相关企业数量的持续增长,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汽车制造相关企业近31.8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3.9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增速14.6%。
新能源汽车扬帆出海是中国品牌阔步迈向国际市场的生动缩影,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企业,瞄准新能源汽车赛道,持续加大研发与推广力度,加速对海外市场的扩张。今年上海车展曾有媒体称,“过去是中国品牌开眼看世界,现在轮到海外品牌开眼看中国”。
智能手机方面,OPPO、小米、vivo等品牌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十分亮眼,出货量排行榜中均名列前茅。今年一季度,荣耀手机在欧洲、拉美市场出货量同比更是增长400%以上。
国潮的崛起,也激发了大量文化产业相关品牌“花式”出海。在备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潮玩领域,泡泡玛特、52TOYS等品牌越来越得到海外市场的关注,让这一新兴赛道备受瞩目。根据天眼查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4月底,在过去一年内我国潮玩企业新增注册数超过4000家,全国范围内现有潮玩相关企业超过8500家。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中国品牌的国际化,已然不止步于让产品、品牌“走出去”,更将先进技术和优秀品牌“带回来”。如安踏收购斐乐中国、始祖鸟、萨洛蒙,吉利收购沃尔沃,诸多国内美妆品牌也通过收购国际知名品牌的方式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
“走出去”与“带回来”的双重国际化布局,推动中国品牌竞争力、美誉度和影响力迈上新台阶,也让企业在领跑世界级赛道的过程中得以持续提速。
跨境电商为中国品牌“出海”提供绝佳的机会
跨境电商作为新兴贸易业态,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我国稳外贸、促消费的重要抓手,为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渠道。
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8年的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其年平均增速是整体外贸交易额增速的三倍以上。跨境电商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5年的不到1%增长到2022年的5%以上。
除了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过硬,成熟的产业配套、供应链优势加政策支持,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竞争优势,大批新增企业开始入局这一赛道,据天眼查数据,我国现有跨境电商相关企业达1.5万余家,其中2018年新增注册企业720余家,2019年1210余家;2020年2400余家;2021年3760余家;2022年3750余家。
结语
品牌记录时代,也共谱时代,中国品牌扬帆全球,是带着中国“智造”的心跳,奔赴闪耀世界的舞台。
我们相信,中国品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将不断与世界共享品牌发展经验,让海内外用户感受到中国品牌的奋进精神和创新魅力,不断刷新世界对中国质量、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的认知,“国货之光”们也将代表中国,成为深度参与全球产业数智变革和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砺行者与引领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